雖然之前去過江華島,遠遠地眺望了北韓,但還是想要再更進一步地靠近一點。
於是就有了臨津閣(임진각)與都羅山站(도라산)之行。
*
起了一個大早,東西收好以後前往新村站搭地鐵;從新村驛(신촌역)可以搭乘京義線(경의선)直接前往汶山站(문산역),不用換程,只是每一個小時只有一班車。抵達汶山站以後再搭乘058路公車前往臨津閣國民觀光區。
/
臨津閣是為祈願韓半島統一而於1972年修建的保安旅遊景點,位於軍事分界線南端七公里處;臨津閣分為地下1層旱地上3層,由北韓紀念館、統一公園各種紀念碑組成。臨津閣外還呈列各項軍事裝備。
臨津閣是南北雙方交流最頻繁、最活躍的地方,參觀手續也不向板門店那樣繁雜,是京畿道內最受外國遊客喜愛的旅遊景點之一。
(資料來源:韓國觀光公社)
/
臨津閣的主體建築。前面的「I'm IMJINGAK」算是一個很標的性的英文mark。
建築物最左上方是可以遠眺的平台,還有望遠鏡,使用一次要500W;內部的空間大多都是餐廳、紀念品店,還有一家GS25。這一次去的時候,左邊的小棟建築物正在展以前的照片。
然後,建築物正前方還有一個望拜壇,是每年農曆初一舉行「離鄉民祈願祭」的地方;只是沒有很有興趣就略過照片了。
在繼續往前走會看到一小ˇ段鐵軌,鐵軌旁有一家小的紀念品店。
原本很想買一套DMZ明信片的,但是一套裡面總是有幾張不太喜歡,猶豫之後還是放棄了。說不定回台灣以後可以自己整理一系列照片來做明信片啊。
旁邊的桌子有紀念圖章可以蓋。
蓋章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紀念品店旁邊就是軍事圍籬,上面掛滿了祈願的帶子,密密麻麻地很壯觀;仔細一看,還可以發現其實上面出現了很多中文字。
如果想要寫一張的話,可以到旁邊的紀念品店購買帶子,一條1000W;在旁邊的木桌子上有提供筆和鐵絲。
臨津隔離北韓的開城(개성)只有22公里,離首爾(서울)有53公里。
祈願帶旁展示了一台已經斑駁的火車頭。
上面的鐵都生鏽了,有些還翹起來,車體本身佈滿了一個又一個的彈孔。
旁邊有一個小平台可以走上去,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左側有白色構造物的臨津江鐵橋,也就是南韓地鐵開往北韓的鐵道。
自由之橋(자요의 다리)的末端,現在被圍了起來。上面和剛剛的軍事圍籬一樣,掛滿了祈願的帶子,還有韓國國旗。
和平鐘閣,代表了希望和平。
之後在鐘閣與火車頭之間看見了一條路,走下去以後發現是一個位在地下的軍事暗堡,暗堡編號為「BEAT 131」,現在被當成小小的藝術空間展示。
這邊是需要門票才能進入的,要1000W;想說都來了就要下去看看。
裡面的空間其實很小,主要是展示各種錄像資料和一些互動的媒體。
這裡是原本拿來當作訊息收發室的地方。
旁邊看到兩個小小鐵柵欄圍起來的空間,是原本收納武器的地方。
最後是這個互動媒體,一個覺得很特別的互動媒體。根據留言的書寫速度和顏色,會聽見不同的摩爾斯電碼音;摩爾斯電碼是一種電信代號。
一次留了兩個留言,用不同顏色,只是留第一個「Taiwan和平」的時候不小心留錯了日期。
離開地下暗堡以後就前往報名參加DMZ安保觀光,但是覺得那是另一個和臨津閣不太一樣的38度現行程,所以決定另外開一篇。臨津閣建築物本體是去完都羅山回來以後才來逛逛的。
直接跑到頂樓看風景。
遠方跨越河流的是統一之橋,也是前往都羅山的必經路線。從那裡開始,進入的時候就必須出示護照或身分證,會有軍人站崗。
俯瞰臨津閣。
臨津閣頂樓的平台設計。
之後就是一些在這邊看到的攝影作品。
接下來還有一篇都羅山行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