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沒有報告的這禮拜,多去幾個地方走走玩玩;沒有報告真的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而且這天天氣非常好,不出門有點對不起自己。
這天下午跑去了首爾大公園,一到這邊就看到好多大人推著嬰兒車或者牽著小孩,還有一大群學校的小朋友,不愧是與郊遊畫上等號的地方。
而且從梨大到這裡雖然遠,但是還蠻方便的,只要搭地鐵在二號線舍堂站換乘到四號線就可以了。大公園位在京畿道果川市,抵達大公園站下車即可。
有小朋友的地方,出現玩具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加上大公園裡面還有很大一個動物園,所以也看到好多動物的玩偶。
去了韓國這麼多公園,首爾大公園算是少數公園裡面真的還有好多好多東西的公園,難怪入口的建築物就這麼搶眼這麼龐大。
一個真的很大很大的公園,除了動物園以外,還有一個大湖,一棟美術館,和一座遊樂園。
而且公園大到可以搭乘空中纜車,還是二段式的。
一段從公園外到動物園門口附近,另外一段是到動物園內部。加上公園是坐落在山腳下,所以搭乘纜車慢慢乘上去的話應該會看到很綠很綠的大自然。
第一段通過湖面上的空中纜車。
這樣坐在上面感覺很愜意啊。
公園裡面專屬的大象列車,雖然這一頭不是大象形狀的。
可惜不是免費搭乘,好像要1000KRW。
來公園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想要來裡面的國立現代美術館。
一開始想來的原因是因為裡面的常設展免費,畢竟很多美術館的門票都超貴,所以就顯得這一個美術館很難得;雖然特展還是要另外收費的。
走進美術館的範圍多了一個想法:這是一間有設計過的美術館。
在美術館外圍的雕塑品。
第一眼看到這個場景腦海中直覺聯想到宮崎駿的天空之城,看看這周圍的景色,看看那座機器人;都有那麼一點點的相似度。雖然這個機器人頭不夠圓,身體不夠肥,身上也沒有藤蔓和小花還有小動物。
美術館外圍。
在這裡遇見了草間南瓜,那一顆無所不在的圓點黃南瓜。上一次看到它是在首爾的三清洞某一間Gallery中庭。
以下是博物館簡介,來自博物館的參觀指南。
/
國立現代美術館是韓國唯一一家可以同時欣賞韓國近代美術和世界美術潮流的美術館,1986年落成,由建築家Kim Tae Su設計,不僅有韓國傳統的空間構成方式,而且符合現代的功能要求,實現了傳統與現代和諧融合,還與周邊的自然景觀相映成趣。
美術館裡面設有六個展廳,包含建築、工藝、攝影、繪畫、雕塑、媒體等各領域,還有旨在為兒童提供藝術教育和體驗環境的兒童美術館。
/
不管怎麼說,能夠遇到一個美術館有建築常設展,就覺得很開心。
美術館裡的核心塔,螺旋的走廊串連了所有的展區。
很喜歡最上方的設計,像一顆太陽。
而且一堆電視機堆起來的塔效果比想像中的驚人,安排過的畫面搭配著音樂,很容易營造氣氛。
通往某個展場的通道。
走進去以後是一個巨大的挑空,一眼可以看清楚整個空間。
通往建築展廳的通道。
看到裡面的模型有一種賺到的感覺。
模型品質很好,材料方面很統一,而且空間感也很好;整體來說沒有很誇耀或很強烈的造型,但是就是這樣簡單的線條讓人覺得很有味道。
另外圖面的部份也有驚奇。
空間配置起來很舒服,而且也有一種電繪弄不出來的手繪美感;雖然只是黑白的圖面,但是細部、光影、材質等都表現出來了,就連用相機翻拍都可以感覺到的品質。
雖然沒有很仔細去看那些說明,但是可以感覺得到應該是同一位建築師的作品,因為畫面的處理風格很統一,還有許多的手繪草稿。
看完了建築展覽以後其他的部分就草草瀏覽,因為說真的也不太懂其中的含意;有一種自己愈來愈偏科的感覺。
所以又繞了一下美術館和裡面的紀念品店以後,就繼續逛公園去。
公園裡面的首爾樂園。
可能因為這時候已經快要傍晚六點了,有點晚,所以沒什麼人。
公園裡的大湖。
基本上今天的路線就是繞著這個大湖走,繞了一圈以後就會回到一開始的首爾大公園建築物。
本來還打算去附近的另外一個賽馬公園,但是因為已經六點了;賽馬公園只開到六點,只好放棄。於是就隨意找個座椅坐下來休息一下準備搭地鐵回去。
休息的時候看到一場很有趣的景象。
戲碼是餅乾爭奪戰。
有一隻鴿子,正在啄餅乾,稱之為鴿子A。這時候另外一隻鴿子B看到餅乾飛過來了,於是A怕餅乾被搶走就和B開始打架,B打不過A只好默默地在周圍徘徊,望著A開心的吃餅乾。
A還沒吃完,又有一隻鴿子C跳了過來,A感覺到了危機,在C還沒靠近之前就主動出擊,追著C到處跑,之後C只好放棄,於是A心滿意足的吃完了餅乾;吃的時候還不忘嚇退想要靠上來的B和C。
除了看鴿子以外還看到一位母子,小南孩要媽媽揹他,媽媽就蹲下來;結果走沒幾步以後,小男孩又要媽媽放下他,然後就咚咚咚地往前跑了,超可愛。
之後就像沙丁魚一樣擠地鐵回宿舍去。
*
算了一下目前去過的公園,有南山公園、駱山公園、一山湖水公園、支石墓公園、漢江公園、首爾原色公園、蒙馬特公園、兒童大公園、藍天公園,和其他不記得名字的小公園。
好像真的還不少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