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Day132-0314] 朝鮮王陵。宣靖陵


無意中發現首爾觀光觀光公社有推出一種徒步導覽旅遊,有很多路線可以選擇,每個路線大概會散步兩、三個小時,有專人解說,免費的。

研究了一下剛好有最近想去的王陵路線。
覺得這種文化遺產類的,因為不了解啊,如果沒有人解說很有可能會有看沒有懂;感覺這樣就少了很多樂趣和白白浪費一次行程。


這一次又是只有我一個人的專人導遊,導遊是一位有點年紀的大嬸。

朝鮮王朝是韓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前後約五百多年,因為日本的入侵殖民而結束。


宣靖陵離梨花有好一段距離,都跑到熱鬧的江南了,搭了一個多小時的公車。在江南這麼熱鬧,這麼多高樓的地方能夠有這麼大一塊地留下來挺不容易的。這麼一大塊綠地裡面有三個陵墓,兩個宣陵,一個靖陵。

簡單介紹一下,朝鮮王朝的陵墓有幾點比較特別的和基本資料;

一、通常皇帝坐上皇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一塊風水寶地當作以後陵墓的所在,但是朝鮮時代的做法是等皇帝去世以後才開始找地方,要在三個月內完成。

二、沒有陪葬品。聽習慣了中國和埃及的王陵埋葬方式,忽然知道朝鮮王陵沒有陪葬品還蠻驚訝的。所以陵墓裡面就只有屍體,沒有其他。

三、有兩種祭拜方式,一種是祭拜有形的體、一種是祭拜無形的靈魂;兩種都會拜。有形的每年舉行一次,就在王陵,根據每位皇帝去世的時間來祭拜。無形的則是在宗廟祭拜;朝鮮王朝27代國君的牌位都在宗廟。

四、朝鮮王朝共27位國君,君王與王妃的陵墓共有有42還是44座;其中有兩座在北韓,剩下的都在南韓,是少數能夠將王陵如此完整保存下來的國家。


朝鮮王陵雖然多,但是格局都是相似的。在每一座的前面都會有矗立一座這樣的紅箭門,門上的箭頭代表法令制度的正直。

問了一下導遊為什麼是紅色的,說因為鬼魂怕紅色,紅色是血的顏色;瞬間聯想到宗廟的廟門與建築也都是紅色的。


宣陵,成宗的陵墓。

宣陵有一個特點,就是只有墓但沒有屍體。
說是當初日本人占領韓國的時候,以為王陵都會有陪葬品,跑去盜墓,但是打開以後才發現什麼都沒有,然後王的屍體就弄丟了,就再也沒有找回來了。

墓的周圍有很多石頭,雕課成各種形狀,意義是守護著王陵。有文人石、武人石、石馬、石羊、石虎、長明燈、遊魂石等等。

宣陵有兩個,一個是成宗和他的王妃合葬的,另一個則是繼妃貞顯王后的陵墓。規矩是這樣的,繼妃不得與王合葬,會有另外的陵墓;所以王陵的數目才會多於歷代國君的數目。


另外,雖然這裡地方大,但是主種很單一,都是松樹;差別在於有些是韓國本地的松樹,有些是進口的。韓國本地的松樹樹皮很明顯的比較紅,很容易認出來。

松樹不管在中國還是在韓國,都是長壽的意思。


另外一個特點是掉下來的葉子會是人字形。


靖陵,中宗的陵墓;中宗成宗與繼妃貞顯王后的兒子。
真正的陵墓在上面,被土丘擋住了。想說基本上格局都是一樣的,就沒有特地上去看。

雖然成宗是朝鮮王朝九代國君,但是中宗卻是第十一代;第十代呢?第十代是中宗同父異母的燕山君,最後因為暴政和種種原因被廢王。廢王是入葬的墳墓就不能稱為「陵」了。


裡面有一棵樹齡超過500年的銀杏樹,跟成均館的大樹一樣很老很老。


宣靖陵走完以後就前往奉恩寺。
奉恩寺是韓國重要的佛教聖地,導遊說也是祭拜王陵的佛寺。


是來韓國以後,少數看到在門上畫門神的寺廟。


好像接下來會有燈節,所以寺廟內已經開始掛燈了,蓮花燈。


仔細一看會發現每一座廟的四個屋簷角落都是掛上魚的鐘。

這是有典故的。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不認真禮佛的和尚最後被處罰成為一條魚,變成一條魚之後受了苦,就後悔當初;之後遇到了他的師父,並向師父懺悔,最後脫離魚身。但希望能夠警惕後人,於是就有魚日日撞鐘,也是木魚的由來。



彌勒殿。彌勒殿後方有一尊彌勒大佛。


鐘樓。
鐘樓擺放著四大佛器:梵鐘、法鼓、雲板和木魚。梵鐘是為了地獄眾生而敲、法鼓為了地面上的生物、雲板是天上飛的鳥類、木魚則是為了水中的生物而鳴。

導遊說,正宗的佛廟都會有這四大佛器。


離開之前回眸一望,也結束了今天的徒步導覽旅遊。

和導遊道別以後又到附近的COEX逛一逛;COEX是韓國為了某一個國際會議而興建的大型會議中心,附近有很多shopping mall。逛了一下以後就覺得沒樂趣,果然還是跟這些shopping mall沒緣分。

只後又坐公車慢慢地晃回梨大。

*

回到梨大之後想起來是白色情人節,於是買了一個鬆餅當作給自己的情人節禮物~
總是在替自己找理由吃甜點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