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第九十三天。斑駁的漆與昌慶宮 / 感恩節餐會




冬天到了就會開始發懶,導致當天發生的事情都會被自動延期到兩、三天後才開始記錄。原本可能連出門都發懶,因為外面的天氣冷颼颼的;但是之前買的宮殿套票快要到期了,所以努力的跑跑跑想把這些宮殿跑完。

禮拜四去的地方是昌慶宮。

同樣的,挑了有中文講解的時段去。中文講解是13:00和15:00;挑的是13:00那一場的。或許是地理位置的關係,昌慶宮的人潮明顯的比景福宮和昌德宮的人少很多,只有小貓兩三隻;儘管位置上和昌慶宮緊鄰。

所以這一天享受到了專人的中文講解,因為聽導覽只有我一個人。



朝鮮時期的昌德宮與昌慶宮地域圖。這兩宮的部分合稱為「東闕」,位在景福宮東側的意思。

昌慶宮有幾點比較特別的。

一、功能。昌慶宮最初興建的功能不是拿來當作皇帝的宮殿,而是世宗大王在位時,興建來侍奉長輩的與安置後宮。

二、座向。韓國宮殿的座向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環山抱水,但昌慶宮卻是坐西朝東。

三、和其他宮殿一樣都有被日軍毀壞的紀錄。昌慶宮在壬辰倭亂(日軍攻打朝鮮)時被毀壞大半,更在日治時期的時候被當成動物園和植物園來使用,雖然現在已經慢慢恢復了原本宮殿的樣貌,但是其實很多地方還看得出來動物園和植物園的痕跡。



一進昌慶宮,就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和其他宮殿不同。沒有那種非常鮮艷、高明度的彩漆導致不太真實的感覺,斑駁的漆反而讓人更能以現在的時間點感受當時。



雖然最初建造的目的不是皇帝的宮殿,但是依然會有一個文武百官上朝的地方。這個地方統稱為法殿;景福宮的勤政殿、昌德宮的仁政殿、昌慶宮的明政殿,都是一樣的。

然後法殿前文武百官站立的地方,就是朝廷。



每一座法殿內皇帝的座位都是長這樣的,背後都會有一幅這樣的屏風。上面一白一紅,白為月,紅為日;下方有五座山峰,是韓國的五大山;整幅畫象徵王權統治的朝鮮王朝。

只有我一個人時,就可以多問很多問題。但問了為什麼要有兩道瀑布,還有下面波浪的意思,卻讓講解員囧了一下,囧囧的回答這幅屏風原本是沒有確切名稱的,是到某一代皇帝才在史書上有紀錄,但更詳細每個物件代表的意思就找不到史實資料了。



皇帝的座位上會有另外一個屋頂,座位下方也會特別抬高,兩個都有另外的名稱但不記得了。



之前一直困惑的小刺,問了導覽員以後也得到解答。其實用途很簡單,就是趕鳥;在宮殿中比較重要的建築物都會看到這樣的小刺。

而且這個小刺不是後來的人才加上去的,是朝鮮王朝當時就有這樣的設計。



明政殿後方的涵仁亭。處在前朝(有點像辦公的區域)與後朝(皇帝、太子、后妃的寢宮)交界的位置,是皇帝私下找大臣來聊公事,或者和文人、文臣討論詩詞、宴會的地方。



仔細看屋頂內還有題字。四時對照四方,春為東、夏為南、秋為西、東為北。



從歡慶殿開始就是後朝的位置。歡慶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導覽員還默默地補了一句,他們這樣是不禮貌的...



景春殿是皇帝母親的寢宮,是後朝中唯一和前朝一樣坐西朝東的宮殿;其他的都是坐北朝南。會這樣是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面向東方會使人身體比較健康的樣子。



難得看到偶數開間的宮殿。一般的宮殿為了能夠使宮殿對稱、匾額放置在正中央,都是基數開間數;問了導覽員為什麼這一間是偶數間的開間,恩,無解,就是按照當時設計圖修復的。

所以當偶數開間的時候,建築物本身右方為正位,所以匾額放置在建築物右方。



昌慶宮內相對不那麼華麗的地方,就是皇后以外后宮妃子居住的地方。



昌慶宮的後花園,日治時期被拿來當植物園的地方。昌慶宮和昌德宮的範圍內有很大的部分都是自然的區域,宮殿數量沒有景福宮那麼多。



大春塘池。一個池中有島的大池塘。導覽員也只負責導覽到這塊區域,剩下的就是自己慢慢走慢慢欣賞了。



繞過了大春塘池,會看到一棟很突兀的白色西式建築。遠看有點像玻璃溫室,可以免費參觀。



裡面還真的是溫室,一堆盆栽還有樹木,規模不大就是了。進來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取暖,外面的天氣冷到我的手都凍到紅了,但是又忘了戴手套出門。

基本上到這邊昌慶宮就逛完了,於是就慢慢地散步回入口。



回去的路上看到一棵有點魔幻的樹種,叫做白松。在一大片綠的或者枯的差不多的樹群裡面,真的白的很突兀。



整體回顧昌慶宮,其實還蠻喜歡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很誇張的漆色。只有少數幾棟近期修復的建築物,色彩才會亮麗一點。

雖然導覽員說是因為還沒有修復、重新上漆,但是真的覺得現在這樣也不錯。這樣反而會讓人忽略顏色去關注建築本身。

*

離開昌慶宮以後原本還打算繞道惠化站附近走走,但是天氣實在太冷了就打道回府。

*

晚上的時候去參加了宿舍舉辦的感恩節餐會,和惠玲還有Ann約好一起過去,因為要提前去領號碼牌。



開場白以後,可以欣賞韓國傳統樂器的演奏,共演奏了四首,包含了很有名的阿里郎;另外還有英文老歌Let it be,聽起來感覺很不一樣。

但都很好聽。



最後的重點是自助餐啊!餐點樣式比原本想的還要多,好險不是韓式的一大堆醃漬類,不然應該會囧囧的。

只是我拿完以後回到座位,似乎刷新了其他人位於我食量的理解...但是我還是認真的反駁了一下,右邊的甜點其實不能算在食量內的,那是點心;而且左右看了一下,大家拿的份量都差不多啦~

雖然吃完以後又忍不住續了一盤蛋糕和一些小點心。

不管怎麼樣吃得心滿意足啊(灑花)

*

愉快的晚餐所以這一天愉快的結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