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的最後一天前往地鐵市廳站散步。到達的時候已經下午一點半,剛好可以看到大漢門的王宮守門將交接儀式,但這個時間點只是小型的交接儀式而已。
根據附近的說明牌解釋,德壽宮內的咸寧殿在1864年-1907年之間曾為高宗(1852年-1919年)的寢宮,並於1919年在此過世。咸寧殿在1904年曾被大火燒毀並於同年重建。這是一座非常典型的皇族寢宮,在宮殿下方和兩側具有炕能夠使建築物在冬季的時候保持溫暖。
註一:高宗是大韓帝國的開國君主,1897年朝鮮正式宣布脫離中國,建國號為大韓帝國。
然後在宮殿屋頂上方四個角落,會有像這樣成排的小小雕像,回宿舍上網查以後知道,那些雕像稱為「雜像」,作用是為了驅鬼避邪,至於形象有些則是來自《西遊記》一書,最前方為唐僧。根據建築的重要程度愈高,雕像的數量愈多。(註二)
這一棟沒有名字的,是整個德壽宮中類型較不一樣的建築。問了人很好的管理伯伯跟我們大略解說,這一棟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很深,是韓國與西方文化融融合的一棟建築。
柱子的部分是希臘柱式,地板的部分也鋪上西式的地磚,但是欄杆的花紋依然保留韓國自己的文化。其中黃色代表王的顏色,綠色不太記得了,好像是代表整個帝國或貴族的顏色。
另外,正面入口是只有帝王與貴族才能由此進入,其他的人則必須從兩側入內。
非常簡單但美麗的地磚。
內部城牆上的瓦當與滴水,比例都比中國傳統建築的略大一些。
某一個華麗的內城牆門。
昔御堂是整個德壽宮內唯一一棟沒有大量色彩,保留單純木頭原色的建築。在這又遇到剛剛為我們解說的管理員伯伯,他說這邊是皇帝辦公、處理政務的地方。
這位很親切而且為我們解說很多的管理員伯伯。
在韓國宮殿中,門的作用有時候等同於窗,當氣候寒冷時會將門放下來以抵擋寒風,使室內不受冷鋒侵襲;天熱時則將門掛於上方,使室內保持通風。聽管理員伯伯說,這是韓國宮殿特有的,中國和日本宮殿因為氣候不同,不會這樣使用。
根本就是仿希臘神殿蓋的啊,那愛奧尼克柱式(Ionic Order)...
最後則是整個德壽宮最重要的建築物:中和殿。
理解起來中和殿就有點像中國古代上朝的地方,因為在宮殿前左右兩側明確地標示出官階所站的位置,從最靠近皇帝的正一品到最末端的正九品。
在中和殿旁邊也有一棟非常突兀的建築物,是德壽宮美術館,以前為俄國大使館。去的時候沒有開放。
在離開的時候正好碰上三點半的大型守門將交接典禮(其實是硬要等到三點半),一點半那時候的根本沒得比啊;這時候還有專門的司儀人員,還有鼓聲與配樂。
由左到右為:瑋瑋、美如、一直被拍照的守門將、我。
另外一組不斷被拍的三人組。
結束以後沿著德壽宮石牆路往貞洞路散步去。石牆路被選為韓國的美麗道路100中的街道之一,在這邊散步真的很悠閒舒適,除了太陽大了點。
中途岔去首爾市立美術館繞一繞,看到感覺很有戲的小人堆沙雕像。
美術館目前正在展高更畫作,不過沒什麼興趣所以就只是在外頭繞一繞就走了。
之後就是一連串的散步與走路,走到腳都累了...不過多運動有益身心健康 :D
*
以下是紀錄式每日飲食。
今日中餐,攪拌前;在梨花附近吃的。
攪拌後。吃起來會有魚卵啵啵啵。
晚餐想說來挑戰沒吃過但是好像很有名的血腸,結果發現這是我無法克服的口味...三個人都無法克服的口味。本來以為會很像台灣的米血糕,其實還是有微妙的差異的,就是不習慣,加上平常也沒有在吃動物內臟的習慣...總而言之就是挑戰失敗。
為了讓晚餐有一個Happy Ending,在回宿舍的路上買了一個黑糖餅來滿足心靈。整個皮有些脆,內部有薄博一層黑糖,再撒上一點點的黑芝麻,挺好吃的~
*
明天就要開學和第一堂韓語課,好期待;來一個偉大的目標好了:我、要、學、好、韓、語!祝福我吧~
*
註一:朝鮮高宗。wikipedia。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9D%E9%AE%AE%E9%AB%98%E5%AE%97
註二:姚萊的首爾遊記。首爾市官方旅遊資訊網。http://www.visitseoul.net/cb/article/article.do?_method=view&m=0003001004001&p=04&art_id=5199&lang=cb
加油,為了中英日韓聯合國
回覆刪除希望一年夠把我的英和韓衝上去...
刪除高宗不是高僧,好像不能說是圓寂,我們也不是他的朝代的人,應該可以直接說是過世吧...
回覆刪除了解!改了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