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Day171-0422] 江華島之行(강화도)。支石墓遺址(고인돌유적)與和平瞭望台(평화잔망대)


一直覺得這天是充滿意外的一天。

出發之前聽見「江華」兩個字單純只覺得是個地名,也的確是個地名,但是沒有聯想到這是一個位於南北停戰線附近的島嶼。原本只是打算來看看世界文化遺產中的江華支石墓遺址,看見的景色與事物卻比想像中的多很多。

這就是旅行的樂趣啊!


*

從梨大前往江華的路途有點遙遠,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還只有一種方式;從新村站搭上3000號的紅色公車,一路上睡睡醒醒還不用擔心搭過頭,因為是從起站一直搭到終點站;大約花了1個小時45分鐘到2小時左右的時間。

終點站:江華轉運站。


江華不是一個很現代的都市,反而有點像台灣的鄉下;轉運站旁邊就有一大塊田,意外地還看見了白鷺鷥。
這是來到韓國以後第一次看到白鷺鷥。

從轉運站要到支石墓還需要再搭一趟公車,但是研究了老半天還是沒搞懂要搭哪一個月台的公車,只好去問問旅遊服務中心的人。旅遊服務中心的先生人很好,只是跟他說想要到支石墓博物館那一帶,就很貼心地又多推薦一個景點,也就是行程外的和平瞭望台(평화잔망대)。


除此之外,要搭哪一班公車,哪一班公車幾點發車,下車地點的四國語言翻譯(韓、英、中、日),還把公車下車地點的視野圖一並列印出來;1號公車是逆時針的環島公車;2號公車是順時針的環島公車。要去展望台要先搭逆時針的1號公車,約30分鐘的車程。

搭上公車才知道這一份有多重要,因為去的路上公車完全沒有提醒到哪一站了,加上江華車流量比較少,於是司機開車速度頗快,地形起起伏伏,完全慶幸在上車之前有拿著紙跟司機比說到這裡提醒我下車。

除此之外,在前往瞭望台的路上居然還遇到兩位士兵攔路,一台一台車詢問路過的目的,有一種緊張又奇妙的感覺;公車倒是沒有問,只是司機和士兵打個招呼。畢竟公車每天都要跑,目的也就載客。原本想拍照的,但是看到士兵手上還拿著槍,還是想想就好...


愈接近瞭望台,一抬頭就可以遠望到北韓的山。


從下車地點到瞭望台還需要爬一段上坡的路,另外需要2500KRW的門票。瞭望台其實蠻小的,很快就可以逛完,感覺門票稍貴;不過來這邊的目的是親自用肉眼看見北韓,用肉眼就看見北韓地盤的機會不多啊!

而且還看到一批軍人到這裡,還蠻大一批的,不曉得是參觀還是例行性的巡邏。


雖然中間還隔著一片海,但只有不到3公里的距離。



相機能夠拍到這樣的景色真的算是很近。
瞭望台上其實有望遠鏡,但是一想到望遠鏡還要另外頭錢幣就放棄了;這樣看看就很滿足。


不過看看瞭望台裡面保存的照片也很開心。
看起來房子還蠻有古時候村落的感覺,矮矮的,斜屋頂。


離開展望台之前回眸江華的田野景色,然後前往支石墓公園與博物館。




支石墓公園就是一大片的草地和一些站起來的石頭。

另外發現來到江華的很多都是登山客或者健行的人,走在路上、坐在公車上都可以看見拿著登山杖和裝備齊全的人;看了一下導覽地圖才知道江華島規劃了好幾條路線,七、八條有吧,每一條路線的主題不太一樣。


公園裡很漂亮很顯眼的樹與花。


富近里支石墓。
可以說是江華支石墓遺址的代表,聽說是韓國最漂亮的支石墓。江華島區域內有一百多座支石墓,只是保存的好與不好的差別。

看書上和文宣簡介說,支石墓是史前時期的殯葬遺址型態,是史前部落首領的陵墓。畢竟搬一塊大石頭要動用到兩三百人的人力,如果不是族者或者權貴應該沒有辦法負擔的起。

雖然親眼看見的時候有一種小小幻滅的感覺,畢竟跑了好遠才看到三個疊在一起的大石頭,但是還是不得不佩服一下,因為石頭真的很大;在史前時期要這樣疊起來真的不容易。


公園裡除了支石墓以外,還有古老江華居民居住房屋樣式的原型復原。


另外,今天是天氣很好,風很大的一天。


左邊是公園裡一大片的草地,右邊是江華島上其他的支石墓。


公園的對面就是博物館。一看就是有設計過的博物館。




雖然有設計過,但是沒打算進去參觀,因為看了一下博物館簡介,覺得進去也只是看圖或看模型說故事而已...

所以繞了一下以後就決定回總站去、回梨大去。

其實島上還有很多遺址可以看,但是想一想這樣就可以了;另外就是那些地方距離有點遙遠,不太想一直搭車啊。今天有大半的時間都在搭車上了。

*

算一算已經跑了韓國境內的五個世界文化遺產,首爾附近能到的都去了,剩下的大多集中在慶州;好遠啊,但是好想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